im电竞官方网站学术声音丨王向荣:中国风景园林史——源于不同视点的观察与思考如果在杭州西湖小瀛洲之上100m的高空按下一台相机的快门,我们会拍摄到一个被湖水环绕的美丽小岛。经过数百年的营建,这个由西湖疏浚淤泥堆积的圩堤环水小岛,已成为西湖上一座结构独特的精美园林。
我们在大地之上几十米到数百米的高空中移动相机,可以拍摄到数不胜数的中国古代园林,从北京的颐和园、北海、潭柘寺,到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艺圃,到杭州的郭庄、西泠印社、小瀛洲,再到东莞的可园和番禺的余荫山房,这些现存的,包括已经消失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就是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当我们将相机抬升到小瀛洲上方1000m的高空时,整个画面展示的将是西湖山水。在相同的高度,我们在中国不同的城市都能拍摄到类似的风景,如北京什刹海、济南大明湖im电竞、南京玄武湖、宁波东钱湖、福州西湖、惠州西湖等。这些古代的陂湖经过常年的梳理与经营,早已成了著名的风景名胜,也是城市的公共园林。不过,已经出版的各种中国园林史书籍大多没有系统地论述这些城市风景和公共园林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可以说,以往中国园林史的研究对象,基本上就是从几十米到几百米高空所能看到的园林。在出版丰硕的中国园林史书籍中,几乎所有园林平面图表达的都是园林围墙之内的部分,而围墙之外往往是一片空白。无可否认,中国风景园林历史的一支主要脉络来自古代造园史,但是既然现代风景园林学是有关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艺术和科学,那么一部风景园林史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造园史,研究的视野更不能局限于我们从百米高空所能看到的范围。
如果我们可以将相机再抬升到小瀛洲之上10km的高空,我们会拍摄到西湖山水和杭州城。从这个高度看西湖,她已不仅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如果我们追溯历史,杭州山-湖-城的城市结构和陂塘系统至少在唐朝就已经形成。白居易筑钱塘湖堤的目的就在于让西湖更有效地蓄积山水、灌溉良田,以及为城市提供淡水。
中国人建造这样的系统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在杭州西湖西北方20km的地方,古代良渚人曾经在良渚古城的西部及北部的山间和山脚地带兴建了一系列堤坝,构筑了良渚的西湖,用以削减山体的季节性洪峰并储水利用,这一系统是良渚人能够安居并持续繁衍的根本保障。良渚的西湖是杭州西湖及中国一系列陂湖的原型,是人们依据城市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建造的支撑城市生产、生活和安全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
不仅在城市,在浙南和徽南的山区,那里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有类似的环境支持系统。人们筑堰于村外的河流,引水入村,沿街布置沟渠,以方便村民生活用水。村落中心是以水池为核心的公共空间。水在流出村前会再聚集成大的水面,并依水建造水口园林,形成村中的公共园林。水出村后会流入耕地,以壮苗丰田。整个系统使村落和农田具有抵御旱涝的能力。
经过长期的营建,这套人工构筑的支撑城市或村庄的生产、生活和安全的生态系统,最终都变成了如诗如画的风景。这一系统是中国园林史几乎没有关注的部分,但却是中国风景园林史重要的研究内容。
如果我们继续抬高相机,在小瀛洲上方100km的高度我们将拍摄到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杭州湾、浙西和浙南山区的大地景观——平原地带是广阔的渠网圩田,山前平原分布着陂塘,沿海小平原有拒咸蓄淡的堰坝和海塘等水利设施,山间盆地分布着枝状的灌溉渠网,村庄和城市点缀在山水和农田之间。千百年来,人们依据地理条件,持续对这一区域的土地进行梳理,以便高效地利用。如果我们在这个高度不断移动相机,我们会看到中国农耕区域的每一个地理单元都具有一个人工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适应的区域人文自然生态系统。
如果我们有可能将镜头继续抬升,我们就能拍摄到整个国土,看到我们的祖先为了土地更加丰产及自然可持续,依据地理与气候条件不断改造环境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这种对土地的改造为整个国土构筑了一个人文的自然生态系统,并将互相分隔的不同地理单元联系起来,使得中国成为山-水-田-林-城-海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国家。区域及国土之上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中国风景园林史重要的研究范围。
从不同的高度观察国土,我们会发现,广义的风景园林事业在历史上早已有之;风景园林学学科所涵盖的大部分工作,在历史上也早已有很多人从事。中国风景园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为了生产和生活需求对土地施加影响和改造的历史。这种对土地的梳理、改造与管理构筑了中国国土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这一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演变im电竞,以及背后蕴含的思想就是中国风景园林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部历史研究应该包含3个层次,即园林史(造园史)、聚落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史和区域(国土)的人文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史。这是一部中国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在文化上留下思想im电竞、在大地上留下印记的历史,反映了中国人与自然长期依存的关系。
一部完整的中国风景园林史是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和规划设计思想的主要源泉。只有研究了这部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中国的土地,才能为现代和未来的中国建立起一个具有弹性和可持续性的生态环境支撑系统,来协调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维护国土与城市的安全,同时将这一系统转变为具有人文精神的诗意的风景。